国家工信部近日正式发布《关于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正式商用的通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告》)。这意味着42家虚拟运营商(移动通信转售企业)即将结束为期四年多的试点身份,迎来“转正”。
博弈还将长期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除了给虚拟运营商“正名”之外,对于困扰了虚拟运营商多年、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前者亏损经营的“批零倒挂”问题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基础运营商给予移动通信转售企业的批发价格应低于基础运营商同类业务平均单价(或套餐价格),同时鼓励双方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及商业合同约定,及时对批发价格进行调整。
对此,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还强调:“非常欢迎外商投资企业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申请经营移动通信转售业务。”
这意味着,未来虚拟运营商将不再仅指代那些转售三大基础运营商通信业务的民营企业,国有资本甚至是外资都可以在框架的允许下进入这一行业。
自工信部开放电信市场并分几个批次陆续发放了42张虚拟运营商牌照以来,虚拟运营商大都还处于原始积累的阶段,主要精力一直放在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鲜有展开大动作。工信部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从盈利情况来看,市场运营仅三年多的时间,我国部分移动通信转售企业已成功实现当年累计盈利,其中共有13家转售企业实现当年累计盈利。
业内认为,工信部发布的通知还只是对身份和准入问题做出了正式的说明和规定,但对于转售业务而言,更多的主动权依然掌握在三大基础运营商的手中。从市场份额、用户比例看,短期内基础运营商的强势地位还不会彻底改变,基础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还是竞合共赢的关系。